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早安!產業快訊 2011/10/14

向補習說再見  風水大師  兄妹相姦

《轉摘自》經濟日報/聯合晚報/鉅亨網/工商時報/DigiTimes


華碩榮獲資訊產業最佳聲望標竿企業  經濟日報 張義宮


華碩獲台灣最佳聲望標竿企業家電與資訊服務業產業龍頭及跨產業前十大的殊榮,顯示華碩在「前瞻能力」、「營運績效」、「公民責任」及「創新能力」等10項競爭力指標表現突出。華碩全球副總裁謝明傑表示,獲獎代表華碩追尋無與倫比的努力受到消費者認同,亦彰顯華碩以人為本的企業價值經營成效。


華碩第三季成長率僅居聯想之後  聯合晚報 呂俊儀


研究機構IDC今日公布最新PC統計數據,其中PC品牌廠表現,聯想繼第二季擠下宏碁後,第三季進一步超越戴爾,成為全球PC品牌第二大,且出貨年成長達36.1%,為前5大品牌中成長最高廠商。國內雙A品牌廠宏碁與華碩分居第四名與第五名,其中華碩第三季出貨年增率約30.2%,為成長第二大,並甩開與東芝差距。


 PC Q3出貨 聯想擠進全球第2大 華碩年增30% 穩坐第5  鉅亨網 蔡宗憲


研究機構IDC今(13)日公布最新PC統計數據,整體PC產業第3 季出貨量年增率達3.6%,高於原先預期,其中亞太市場表現最強,推升出貨成長;品牌廠中,聯想(Lenovo)(0992-HK)表現最亮眼,第 2 季擠下宏碁(2353-TW)進入第三名後,第 3 季又把第二名的戴爾(DELL)(DELL-US)擠下,成為全球PC第二名,出貨年增率36.1%,為前五大成長最多的廠商。


除聯想成長強勁外,華碩(2357-TW)出貨年增率也達到30.2%之高,為前五大年增率第二高的廠商,市佔率守穩6.5%,首次狠甩東芝坐穩第五名寶座。


IDC指出,第 3 季PC出貨優於預期,其中歐洲、美洲、中東與非洲等第出貨表現略低預期,但亞太地區表現強勁高於預期,成為第 3 季PC出貨力道得有利支撐;展望第 4 季,IDC預估PC出貨量的年增幅度約有 5 %,不過主要是因去年基期過低帶動的反彈,並非整體需求回溫帶動。


就品牌商而言,惠普(HP)(HPQ-US)雖在第 3 季有分拆PC部門的利空幹擾,但PC出貨量卻持續成長,達1665.2萬台,年增5.3%,市佔率為18.1%,IDC表示,儘管惠普分拆與否遭受外界批評,但在美國地區的出貨年增率達到15.1%之高,支撐整體出貨表現。


而聯想擠下戴爾成為全球第二大PC品牌商,第 3 季出貨量達1257.9萬台,較去年同期成長36.1%,表現為前五大最強,市佔率達13.7%,IDC表示,聯想除了在各地市占率持續擴張,另外也因收購NEC與Medion公司,對市佔率提升產生正面助益。


戴爾第 3 季出貨為1100萬台,年增率為-1.6%,市佔率為12%,表現為前五大第二差的品牌商(僅次宏碁),IDC認為,戴爾在成熟地區的出貨下滑幅度較大,壓抑出貨成長力道,不過在新興市場表現仍佳,尤其是亞太地區(不含日本),出貨量年增率達兩位數之高。


至於台灣的宏碁(2353-TW),排名仍在第四,第 3 季出貨量為920萬台,年增率-20.6%,表現為前五大最差,市佔率10%,IDC認為,宏碁持續出清庫存,並修正集團營運策略,導緻整體出貨力道走緩,也連 4 季下滑,不過IDC認為,在調整後,宏碁的出貨力道將有機會反彈。


值得一提的是華碩,第 3 季出貨達600萬台,年增率30.2%,表現僅次聯想,也大力甩開與東芝的差距,坐穩第五名位置,IDC認為,華碩常規NB出貨表現持穩,在新興市場接受度提升,加上亞太區需求力道帶動,出貨表現亮眼。



全球電腦排名 大陸聯想衝第2  聯合報 鄒秀明


平闆電腦帶來衝擊,第三季全球電腦市占率排名洗牌,根據調研機構顧能(Gartner)、國際數據資訊(IDC)最新統計,正考慮分拆個人電腦(PC)部門的惠普仍維持全球霸主地位;但聯想已擠下戴爾,首度成為全球第2大電腦品牌。台灣的華碩快速成長,排名在宏碁之後,位居第五名。


 除了電腦業者排名持續重組外,研究機構DIGITIMES Research資深分析師簡佩萍也預警,由於買氣不振,第4季台廠筆電出貨量將再較第三季衰退,預估季衰幅度1.3%;全球筆電市場將衰退更多,僅達到4.8%。


顧能分析師北川說,成熟市場開學季的PC銷售令人失望,證實消費者PC市場的持續低迷;平闆電腦、智慧手機等非PC裝置大受歡迎,造成消費者的支出從PC市場流失。


顧能統計,2011年第三季全球PC出貨量為9,180萬台,比去年同期增加3.2%,但成長幅度低於先前預期的5.1%,主要是受累於西歐市場景氣低迷。


研究機構IDC昨天發布最新統計數據,整體PC產業第3季出貨量年增率達3.6%。



其中,亞太市場表現最強,各品牌廠中以聯想表現最亮眼,繼第2季擠下宏碁進入第三名後,第3季又把戴爾擠下,成為全球PC第二名,出貨年增率36.1%,為前五大成長最多的廠商。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電腦買氣不振,國內相關代工廠第四季出貨也恐微降,但聯想為全球出貨成長力道最強的品牌,仁寶日前宣布與聯想合資,已在安徽合肥興建電腦生產基地,預計明年底完工投產,年產能將超過1,000萬台。


美Q3市占 宏碁跌出PC前五大  工商時報 詹子嫻


顧能(Gartner)、IDC日前公布第3季美國PC市場排行。IDC指出,第3季美國市場前4大業者,分別為惠普、戴爾、蘋果和東芝,但宏碁卻因對手聯想表現相對強勢,被擠出5名之外,這也是宏碁在2007年8月購併美國PC品牌捷威(Gateway)後,首度不在前五名之列。


不過Gartner報告則稍有差異,第3季美國PC市場前4大業者同樣是惠普、戴爾、蘋果和東芝,但宏碁仍力守在第5名,未被聯想超過。


IDC報告指出,第3季美國市場PC出貨量約1,845.5萬台,從5大品牌表現來看,聯想成長力道最強,單季出貨量為125.2萬台,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22%,其次為惠普,主要是聖誕節旺季鋪貨效應,第3季出貨量年增15.1%來到528.4萬台。


先前惠普因釋出有意分拆PC部門消息,鬧得滿城風雨,但隨著撤換執行長,並將在10月底做出最後決議,利空訊息已逐漸緩和,因此第3季出貨量也明顯回升。至於戴爾和東芝第3季出貨量分別年減7%、6.5%。


先前IDC公布第2季美國PC市場報告時,宏碁就因出貨量大幅衰退,暫居第5名,但宏碁持續調整庫存,經過一季後,就被快速成長的聯想超越,讓出第5名位置。


Gartner則表示,近來平闆電腦、智慧型手機興起,影響民眾消費支出順序,加上今年返校潮不如以往,第3季美國PC市場表現疲軟,不過,惠普單季出貨量年增15.1%,以市占率28.9%拿下第1位,宏碁第3季出貨則年減25.4%,位居第5名。


宏碁董事長王振堂曾表示,現階段宏碁不再以衝量為目標,產品線會更聚焦,重點產品Ultrabook也在10月上市,將力挽流失的市占率,外國媒體報導,宏碁首款13.3吋Ultrabook S3本周將在北美上市,一舉將售價壓低到899美元,硬是比蘋果Macbook Air 11.6吋入門款的999美元,便宜100美元,希望靠高性價比的特色,衝刺北美銷售量。



PC品牌廠下調訂單5~10% 4Q出貨旺季恐變成寒冬  DigiTimes 李立達


 筆記型電腦(NB)品牌廠第4季出貨恐遠不如預期,近期品牌業者除蘋果(Apple)與聯想外,均傳出下調訂單量,平均下調幅度約5~10%,主要係因NB產業缺乏新品刺激,英特爾(Intel)所推動Ultrabook仍在試水溫階段,加上歐美景氣晦暗不明,各廠對於訂單紛採取保守態度,並嚴控庫存水位。


NB供應鏈業指出,品牌廠進入第4季後態度更為保守,原本從9月開始的拉貨潮未再出現,讓相關業者對於前景更悲觀保守,眼見歐美經濟環境惡劣,且無好轉趨勢,NB產業又缺乏新產品,儘管品牌廠開始推出Ultrabook,然真正引燃市場買氣仍要等到2012年上半,2011年聖誕節買氣需求恐將令業者大失所望。


NB代工業者指出,過去上、下半年NB出貨比例多呈現45:55,而第3季更較第2季出貨成長2成以上,然2011年第3季NB代工廠出貨僅較第2季成長6%,現在連被業界視為2011年最後反攻機會的聖誕節買氣亦恐將落空,預估第4季出貨將僅較第3季微幅成長3~4%。


NB業者指出,歐美經濟仍在劇烈震盪,大陸又因擔憂通膨而採取緊縮政策,整體市場嚴峻程度將超過金融風暴時期,就算客戶下單拉高亦會再三確認,避免備貨太多,現在業者紛勒緊褲帶,希望能度過寒冬。


另外,由於2011年聖誕節熱門電子商品,將集中在平闆電腦與智慧型手機,NB買氣隻能閃邊站,業者隻能期待英特爾Ultrabook在2012年扮演成長推手。


不過,在NB品牌廠一片保守聲中,仍有不調降出貨預估的業者,NB供應鏈業者透露,蘋果旗下MacBook及iMac系列,9~11月單月出貨量均超過200萬台,並無下修跡象,尤其蘋果MacBook Air銷售仍持續暢旺,未受英特爾Ultrabook衝擊。至於聯想仰賴大陸龐大PC需求,至今供應鏈亦未接到下修出貨計畫。聯想於第3季站上全球PC出貨第2名,市佔率為10.4%。


值得注意的是,華碩第3季全球PC市佔率為6.5%,雖位居第5名,然出貨量逾600萬台,較2010年同期成長高達3成,是前5大品牌廠成長第2快的業者;成長最快的是聯想,第3季出貨年增率達36.1%;至於宏碁第3季出貨量為920萬台,年減20.6%,減幅最高。


金屬機殼供應短缺 PC廠急覓新供應鏈  DigiTimes 李立達


英特爾(Intel)推動超輕薄的Ultrabook不遺餘力,然供應鏈指出,,尤其在2012年各品牌廠大舉加入時,金屬機殼產能將更為吃緊;品牌廠已急尋新供應鏈,包括及成、濱川、一鼎均傳已接單,並於2012年量產;系統代工廠為掌握料源,也將展開新一波的垂直整合,瞄準對象就是金屬機殼。


宏碁、華碩大動作發表旗下Ultrabook,掀起超輕薄NB風潮,聯想、東芝旗下機款,也將開賣,供應鏈透露,惠普(HP)、戴爾(Dell)、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Sony均已開發相關機款,預計2012年加入戰局;然在各品牌廠積極投入之際,金屬機殼缺貨將更為嚴重。


PC品牌業者指出,蘋果掀起一體成型的金屬機殼風潮,強調更堅固與金屬設計感,無疑是各品牌廠推出超輕薄NB的首選,然產能卻無法趕上需求,尤其蘋果(Apple)已包下可成、鴻準及日騰的8成產能,其餘品牌廠隻能排隊等待,甚至擠不上供貨名單,隻能另覓他廠。


品牌業者指出,可成、鴻準供不應求的情況,將讓其他金屬零組件廠出線,包括全球最大的NB鍵盤金屬支架廠濱川,已接獲多家品牌廠訂單,預計2012年出貨;比亞迪(BYD)接獲華碩訂單,市場盛傳,華碩正積極尋求第2供應商,由和碩與奐鑫合資的上海一鼎科技,有機會出線;至於及成,也從手機跨界至NB領域搶單。


供應鏈指出,華碩的Ultrabook由和碩組裝,然和碩旗下的機殼廠日騰,卻沒有產能供貨,主因蘋果已將金屬機殼訂單塞滿,金屬機殼廠無法供貨給其他品牌廠;為此可成、鴻準等廠已積極擴產,仍緩不濟急。


至於市場盛傳,可成大陸廠區機台因環保問題被查封,蘇州廠甚至停工,可成13日澄清,蘇州廠於大陸十一長假期間不上班,該廠已於10月8日長假結束後恢復生產,至於廠區經相關部門對作業區檢測,遠優於標準值;另外也委請經國家實驗室認證的檢測公司現場採樣檢測,亦皆符合標準。


可成也表示,已接獲Ultrabook一體成型訂單,與壓鑄產品訂單,包括許多大廠新客戶,中、高階產品均有,且從12月開始將開始挹注營收,至於新增的CNC機台,已向主管機關提出有關環保項目申請,待當地主管機關核準後,將開始投入營運。


金屬機殼業者指出,英特爾Ultrabook將於2012年放量,未來2~3年內,所有NB產品將會走向輕薄化,金屬機殼需求將會持續成長,依據產品定位,會有3種等級,中高階將採一體成型(Unibody)製程;其次為金屬沖壓製程;平價大量的產品將採玻纖等材質。


看好金屬機殼需求,系統廠已展開新一波垂直整合布局,仁寶積極透過與巨騰合資的巨寶,提高金屬機殼產能,下半年也將採購CNC機台;緯創也對外表態正與金屬機殼業者洽談合資設廠,以期能掌握穩定貨源。


聯想贏的策略 搶市占 第一優先  工商時報 林殿唯


聯想在2005年收購IBM的PC部門後,一夕之間躍上全球市場舞台,至今更成為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的經典案例,日前正式成為全球PC市場的二哥,遠遠將戴爾、宏碁、華碩等品牌甩在後面,不再是當年屈居於中國市場的小品牌,開發新興市場、併購,成為聯想縱橫全球PC市場的秘密武器。


聯想從2009年開始就專注於開發新興市場,包含印度、俄羅斯、巴西等地,並持續深耕歐美與中國市場,以「搶占市占率」做為經營的第一目標,不隻是著眼於定價與短期獲利,是聯想出貨成長率連續7季奪冠的主因。


分析師認為,聯想借由原本IBM品牌優勢,在商用PC市場觸角廣,遠超過消費市場,金融海嘯經過之後,商用PC需求的回溫更成為推升聯想銷售的一大助力,不但在新興市場的跨國企業訂單增加,當地企業的訂單也不少。


摩根士丹利也曾在分析報告指出,聯想的財報符合市場對於該公司策略的預期,認為搶佔市占率比利潤更為重要。


在開發市場過程中,併購既有品牌就成為聯想擴張市占率的捷徑。聯想光是今年就併入了NEC的電腦部門與德國電腦品牌Medion,使得PC市占率再度上升,並一舉超越戴爾。


聯想董事局主席柳傳志表示,雖然惠普的市占率排名世界第一,但聯想有信心能夠超越,因為惠普的企業文化較為模糊,且管理高層與董事會間存有生巨大矛盾,使得原來的CEO離職,顯示上下溝通並不順暢。



「蘋」闆拚低價 打擊非蘋陣營  經濟日報 謝艾莉、曾仁凱



蘋果iPhone 4S今天起在美國等地開賣,市場傳出,蘋果將於明年初推出售價介於250到300美元(約新台幣7,500至9,000元)的低價平闆電腦「iPad mini」,加上明年第二季將上市的iPad 3,明年上半年共要推兩款新平闆產品,痛擊亞馬遜等對手。


外電報導,Ticonderoga Securities分析師懷特(Brian White)指出,蘋果可能在明年初推出「iPad mini」,鎖定對價格較敏感的消費群。這款新產品雖然稱為「迷你」,但不一定是尺寸迷你,而是「價格」迷你。


業內人士指出,蘋果擁有自己的核心處理器,加上整合軟體服務iCould等軟體的強大吸引力,推出低價產品勢在必行。法人認為,蘋果積極搶攻平闆電腦市場,台廠關鍵零組件如觸控面闆廠TPK宸鴻、電池模組廠新普等,將是主要受惠族群。


懷特表示,他接觸的大部分蘋果供應商透露,目前大環境前景黯淡,整體產業需求走軟,低價iPad推出後可望提升買氣。他推估,「iPad mini」售價可能介於250到300美元(約新台幣7,500至9,000元)。



外電報導,蘋果打算於明年初推出低階版的平闆電腦迷你iPad「iPadmini」,以迎戰亞馬遜(Amazon)KindleFire等對手的近逼。可能掀起新一波平闆電腦大戰,包括國內華碩(2357)、宏碁(2353)等「非蘋陣營」將面臨苦戰。根據外電報導,TiconderogaSecurities分析師懷特(BrianWhite)發布研究報究,根據其探訪台灣、大陸等蘋果供應商獲得的消息,指向蘋果可能於明年初推出低價版的iPadmini迷你iPad。


價格戰 蘋果要殲滅敵軍  經濟日報 謝艾莉、曾仁凱




法人指出,蘋果現有iPad價格「已經很犀利」,若再推出超殺的低價iPad mini,恐一口氣打死其他品牌的平闆電腦,新一波平闆電腦大戰愈演愈烈,華碩、宏碁等「非蘋陣營」將面臨苦戰。


隨著亞馬遜推出199美元的Fire ,已點燃平闆電腦的低價風潮,包括惠普(HP)、聯想(Lenovo)、RIM、宏達電等有些宣布退出平闆電腦市場,有些則是降價求售。


業界推估,低價iPad mini螢幕可能大於7吋,售價在250到300美元之間,低於現在iPad入門價的499美元,並相當接近Kindle Fire的199美元。


法人憂心,蘋果掌握關鍵零組件議價優勢,有助控制成本,現在的iPad價格「已經很殺」,若再推出低價款,將一口氣打死其他品牌的平闆電腦,也將再度拉高蘋果在平闆電腦的市占率。


台灣非蘋陣營平闆電腦廠已感受到市場激烈競爭壓力。華碩主管坦承,公司保守預估本季平闆電腦出貨量約介於60萬至80萬台,換算之後今年出貨量約180萬至200萬台。


亞馬遜與蘋果或可製造雙贏   DigiTimes 陳奭璁



亞馬遜(Amazon)與蘋果(Apple)變成競爭對手,誰會勝出?其實未來幾年來,2家公司都會是贏家。


根據財星(Fortune)的報導,亞馬遜與蘋果的競爭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亞馬遜在2011年初推出專門下載Android程式的Amazon Appstore,蘋果馬上就提出商標侵權告訴,不過亞馬遜堅持這個名稱是中性用法。


之後亞馬遜又推出Cloud Drive 與 Cloud Player,2個都屬雲端媒體儲存服務,這又跟iTunes的雲端計畫有正面競爭效應。


最近這1個月,雙方對壘態勢更加明顯,首先是亞馬遜推出了Kindle Fire平闆,市場普遍看好有實力挑戰目前市佔高達80%的蘋果iPad。接著蘋果出招,iCloud雲端服務在12日也正式上場。


雙方的服務都讓用戶可把內容存放在雲端,雙方也都有大批忠實用戶,現在雙方又都擁有平闆可讓用戶存取各種歌曲、影片、程式、遊戲與電子書。


不過財星的文章認為這場競爭不會太激烈,甚至可說在未來幾年還對雙方都有好處,因為亞馬遜的商店與iTunes已經和平共處多年,彼此重疊性並不高。


當年Steve Jobs公開譴責音樂錄音大廠打算推DRM版權保護技術後,iTunes在2007年4月開始提供沒有加入DRM技術的歌曲,亞馬遜在5月也跟進,使得音樂大廠難以堅持繼續推動DRM技術。現在2大廠商又共同推動用戶把內容存放在雲端,這又可加速iCloud與Cloud Drive的普及。


在平闆方面,Kindle Fire怎麼看也不像iPad殺手,倒是比較像陽春版iPad,走低階市場路線,而把高階市場留給iPad。而在景氣不佳的年代,許多人寧可省著500美元不買平闆,這也是為何Kindle閱讀器在iPad大肆風行的時候還可持續保持熱賣,破解當初外界認為在iBooks應用與iPad的Kindle應用的雙重夾擊下,Kindle閱讀器會遭邊緣化。


Kindle Fire預售前5天已經有25萬張訂單,算是十分出色的成績,預計上市後,必然會吃掉部分蘋果的平闆市佔率,但這也不必然會降低iPad的銷售。


Kindle Fire走在低階市場,iPad屬高階,雙方都有紮實的內容可提供給2端客戶群,很難說未來平闆在家庭的地位可能跟電視一樣普及。整體而言,產業可看到市場加速成長,雙方都會獲益。


蘋果的隱憂可能是在幾年後才會出現,畢竟該公司得在沒有Steve Jobs帶領的情況下持續維持領先地位,真正的考驗還沒來臨。


蘋果贏得澳洲官司 成功阻止三星平闆進入市場  DigiTimes 林凱文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指出,蘋果(Apple)與南韓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延伸到澳洲的專利訴訟案於10月13日以蘋果的勝利告一段落,該國法院宣判暫時禁止三星電子在當地販賣其平闆電腦Galaxy Tab 10.1。


澳洲法官Annabelle Bennett指出,三星電子的平闆電腦所使用的如觸控螢幕等技術,侵害到蘋果iPad的專利,因此將禁止三星在澳洲販售其產品。


對此,三星電子並無表示回應,並拒絕透露該公司在澳洲的市場規模。


除澳洲以外,蘋果與三星在德國的專利官司也由蘋果取得勝利,並令該國禁止三星在當地銷售Galaxy Tab 10.1。


三星與蘋果在規模達高達160億美元的平闆電腦市場上競爭由來已久,其專利訴訟的戰場更從美國、歐洲一路延伸至澳洲。根據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於6月的統計數據,蘋果已於澳洲賣出約50萬台iPad。


郭董親自出馬 富士康確認12月起在巴西生產iPad  DigiTimes 梁燕蕙


據路透(Reuters)報導,富士康高層與巴西政府官員於13日表示,富士康確定將於12月起在巴西生產iPad平闆電腦,但就一項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擴建計畫,其談判還在持續進行中。


富士康在巴西生產組裝iPad的計畫,最初是2011年4月巴西總統羅賽芙(Dilma Rousseff)訪問中國大陸時首次對外宣布的。


但漫長的談判過程反映了巴西的投資環境時好時壞,以及羅賽芙政府在嚴格控管和吸引私人資本之間的立場曖昧。


不過,富士康董事長郭台銘和巴西科技部長梅卡但特(Aloizio Mercadante)於13日表示,該公司將從12月起在聖保羅州Jundiai的工廠開始組裝iPad。梅卡但特表示,富士康將堅持原先宣布的最後期限,亦即12月。至於iPhone也已經準備開始量產,對於iPad則將在最後期限前投產。


梅卡但特進一步指出,雙方依然在就富士康的新投資案進行談判,包括建設2家組裝觸控螢幕的新工廠。他表示,雙方還沒有完成談判,雖然已有進展,但還沒有時間表。梅卡但特透露,這份協議涉及了巴西當地的投資人,以及向國有開發銀行BNDES取得融資。


另根據法新社報導,梅卡但特表示,目前仍在進行中有關設立組裝觸控螢幕的新工廠之談判,富士康目前隻在全球4個國家設有工廠據點生產組裝。一旦巴西取得許可,將是第1個組裝觸控螢幕的西方國家。


據悉,雙方進行的談判除了涉及組裝觸控螢幕的新廠等數十億美元投資案以外,在要求巴西政府融資的條件下,巴西要求無條件技術轉移(unrestricted technology transfer)。


報導指出,如果一切順利,富士康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內在巴西投資120億美元。郭台銘表示,該公司將在未來幾年投資120億美元,也許是4年,也許是6年。最近巴西在特定電腦零組件方面實行稅務優惠措施,也吸引了三星電子、摩托羅拉等公司在當地組裝平闆電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