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5日 星期六

鹿谷凍頂 茶園

張弘毅  徐薇英文  民視文化  




 

 鹿谷,美麗之鄉,綠波蕩樣,遍地茶香。

鹿谷舊名『羌仔寮』,為一丘陵台地,東與中央山脈為鄰,北以濁水溪界、南有北勢溪、西有清水溪。山谷交錯,風景綺麗,集山水之勝,為一人間仙境。

懷鄉探源第九集 指羌為鹿

鹿谷鄉原名為〔羌仔寮〕,為什麼鹿谷會稱為〔羌仔寮〕呢?因〔羌〕的外形似鹿,外人誤以為是鹿所緻。而根據學者的研究指出,〔羌仔寮〕地名的由來,應該是以前山谷間有成群的〔羌〕棲息在這裡,獵人為了捕捉〔羌〕就在這裡搭建茅寮,於是形成許多的寮舍,所以〔羌仔寮〕就變成了現在的鹿谷。

〔羌仔寮〕原本屬於沙連堡的一部份,民國九年改制為鹿谷莊,直到光復後才改為鹿谷鄉。

 

幽靜的凍頂,這兒有著屬於採茶人家的善良與憨厚。很多年以前,曾在此見證了人性的善良。那是一個春天。我的標題就叫「春天的感動」

春天的感動

       一個例假日,把觸角伸進山裡,縱情山水之間,滌去煩憂俗慮,心是喜悅飽滿的。起個大早,天空一片澄藍,晨起的鳥兒也呼朋引伴枝頭高唱,陽光慢慢釋放威力,灑在夾道兩旁樹梢,光下有影,影兒閃爍,竟似琉璃幻影。

        山村子民一個比一個早起,尤其是茶農,天濛濛亮就出門,搶的是日頭未出前工作起來較不辛苦,不會揮汗如雨,採茶真是辛苦,頭戴鬥笠,包著布巾,隻露出兩個眼睛,身穿長袖衣褲,彎腰採摘,一公斤春茶採工是五十元,每個人工作量不太一樣,按量計酬,倒也十分合理。他們以勞力換取三餐的溫飽,卻也能自得其樂,邊採收邊聊天,忘卻身體的勞累。

近中午,覓得了一家茶農,大門開敞,主人歡喜招呼入內,打開話匣子,我們寒暄起今年春茶的收成,木訥敦厚的茶農二話不說,燒起開水,招呼我們三個不速之客;水未滾,電話響起,原來是遠在他鄉唸書的孩子回來,此刻人在山腳下,要老爹下山載她。我見狀起身欲告辭,他說:「你們自己動手泡,茶葉在此,我去去就回。」說完就發動車子出門去了,一起前來的同事說:「老伯怎麼這麼信任我們呀?沒下逐客令?」我說:「大概沒長得滿臉橫肉,人家還信得過吧!」約莫過了四十分鐘,主人回來了,直呼待客不周,我好尷尬的說:「該不好意思的是我們呢,你都不怕陌生人把這個家給搬了?」主人說:「唉呀!我活了這一大把年紀,閱人無數,瞧你們舉止,也知道不是壞人。」我的心滿滿的感動,萍水相逢,生意都還沒做成,卻得到如此大的信任,啊!這感覺真好!老伯說:「千裏迢迢來此,無論如何一定有茶喝,買不買沒關係,生意不成人情在。」好茶加上好心情,還有一份可貴的禮遇與被尊重,腰包裡掏出了好幾千塊,我買了今年春天的一個感動!


 

 

 

光影下花朵好小好小卻綻放得如此亮麗。

 

 

 

 

 

茶園好風光

 

大頭茶花

 

百年老茶樹----凍頂山百年老茶樹位於凍頂茶區發現於清朝年間樹齡約一百四十年,此茶樹為原生種(蒔茶)在台灣為最老的原生種茶樹,難得一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