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觀光論壇—風管處改特區招商拼觀光】
(記者周儒欣採訪整理)
莊政龍:『如果要讓民間業者經營管理,著眼點最重要的就是注入活力,還要有利可圖,最重要的是法令鬆綁,不要讓業者綁手綁腳,讓民間有利潤,不要怕人家賺錢。這樣投資商才會願意投資,業者也才會經營的好。BOT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固定收益,例如今年政府拿一千萬,明年不管是賺或賠,政府還是拿一千萬,另外一種就是按營收抽成。風管處應將管制做到最少,對外招商時,民間團體隻要是正向經營,不管OT或BOT都是可以的。其實,不論是OT或BOT也好,最大的問題,仍在公務人員的心態,也就是承辦人員如何看待這些事,如果仍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對企業來講仍是綁手綁腳,無法伸展。』
以下是莊政龍先生(現職台中日月千禧酒店副總經理,歷任龍邦北投僑園會館執行副總經理;廈門花園國際大酒店籌備處總經理;日月潭涵碧樓大飯店副總經理)的訪談全文:
Q1: 您對觀光局13個風管處改特區,對外招商拼觀光的看法?
存儲設備A1: 如果要讓民間業者經營管理,著眼點最重要的就是注入活力,還要有利可圖,最重要的是法令鬆綁,不要讓業者綁手綁腳,讓民間有利潤,不要怕人家賺錢。這樣投資商才會願意投資,業者也才會經營的好。BOT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固定收益,例如今年政府拿一千萬,明年不管是賺或賠,政府還是拿一千萬,另外一種就是按營收抽成。
風管處應將管制做到最少,對外招商時,民間團體隻要是正向經營,不管OT或BOT都是可以的。其實,不論是OT或BOT也好,最大的問題,仍在公務人員的心態,也就是承辦人員如何看待這些事,如果仍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對企業來講仍是綁手綁腳,無法伸展。
Q2: 風景區找企業「經營」,與原公務員「管理」,最大差異是?
A2: 如果開放民間來做,原本公務員不想做,或做不到的事情,透過民間團體來完成,至少要做出當地的特色與口碑。不過,其實很多業者有很好的點子,卻沒有資金,就會變成,隻有財團標得下來,小公司玩不起。
除了讓民間業者賺錢,還要有其他配套措施,像是把規則訂清楚,讓有創意的團隊進入,不是隻有誰出的價格高就給誰,也不會隻獨厚財團,或因為標金高,業者要利潤,因此轉嫁消費者,就會出現休息站一瓶水漫天要價的狀況。
另外,可以讓有創意的團隊進來,而不隻是給大財團,不過,有創意卻沒資金也是不行,所以需要有配套措施,像是給貸款或其他方式,或鼓勵財團注入文化創意的點子或人才,這樣才會有好的質變。
Q3: 風景區對外招商拼觀光政策,對發展千萬觀光大國的意義?
A3:整體國家的服務力會提升,當這些策略與文化創意進入,整個觀光產品,給人的感覺會是不同的。
現在有許多台灣的東西,是大陸學不到的,像是服務態度,在台灣,出去吃碗麵,服務生端菜時會說:「對不起,小心燙喔!」,但在大陸,服務生就算燙到你,你看他一下,他可能還會說「看甚麼」,但這其實都是潛移默化改變的,並非一蹴可成。
所以,做到能讓遊客認同,並回去跟大家分享,把台灣的服務素質整體拉高,這樣,面對國外觀光客,吸引力也就會變得不一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